拥抱互联网后,我的企业终于倒闭了


3046 views

2016-09-25 14:52:22

不知何时,在传统行业的老板圈子里刮起了一阵互联网+的风潮,尤其是国家为“互联网+”站台之后,各行各业,各个老板对于互联网+都跃跃欲试,想乘着互联网+这个大风一飞冲天,摆脱公司业绩不景气的现状。于是,传统行业出现了各种互联网+,互联网+餐饮、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等等。 我有一个朋友,暂且叫他老刘吧,老刘做了十几年水果销售生意,有十几家实体水果店,十几年起早贪黑的苦心经营,让老刘置办下了丰厚的家底,开宝马,住豪宅。13 年开始,老刘的生意开始越来越难做,虽说不至于亏本,可是账面上的数字让老刘脸上挂不住。老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15 年的时候,听说大家都在做互联网+,很多老板通过拥抱互联网不但赚到了钱,规模还翻了好几倍,还有的老板借机融到不少投资。老刘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立马开干,也要拥抱互联网,既然是卖水果的,那就来个互联网+水果。天猫淘宝开起来,微信运营搞起来,水果外卖、在线支付通通搞起来。还别说,凭借着老刘十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资金、货源、客户等资源,老刘的互联网+搞得是风声水起,做了几场大型的活动,几个月下来,手里就有了几十万的“粉丝”。看着账面上每天大几百万的流水,老刘心花怒放,别提有多高兴。开始到处讲课,大谈自己的互联网+水果的成功经。 在一次互联网论坛上,老刘认识了一个互联网专家,休息间隙,老刘向这位专家取经,学习经验。这位专家给老刘提了个建议,拿融资、包果园、搞物流,从上游开始打通整个产业链,至少能让你现在的规模翻个几倍!老刘听到后心里像打了鸡血一样,热血沸腾,立马开干!拉融资、包果园、谈合作、建冷库、搞物流,看着每天员工们忙碌的身影,每天账面上的流水,老刘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行业巨头,走上人生巅峰的那一天。 好景不长,仅仅半年时间,问题出现了,还是大问题,大到让老刘破产!首先是资金问题,前期投入巨大,后期资金吃紧,最终资金链断裂;其次是产能问题,承包果园后,发现产能完全无法消化;第三是利润问题,运营成本过高,虽然每天的流水到了上千万,但是基本每天都在亏损。老刘也想再去融资,盘活资金链,想再去找别人合作,分摊运营成本,谈何容易!终于在 2016 年的某一天,老刘破产了,公司倒闭了,豪宅豪车没了。老刘和老婆一起租着廉价房子,摆起水果摊,没了当时的雄心壮志与锐气,只求能够生存下去。 其实,老刘的故事,是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传统企业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不转型,等死,转型,怕死!很多企业在转型与不转型之间徘徊不定,尤其是看到像老刘这种拥抱互联网之后失败的案例,更加不敢迈出转型的第一步。迈出互联网转型第一步的企业,也在苦苦摸索着之后行进的每一步。说到底,像老刘一样的一大批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为什么会出现“不转型,等死,转型,怕死”的心理,为什么会出现转型过程中失败而倒闭的案例,是因为他们都没有了解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卖货思维 谈到互联网思维,很多人都将其等同于互联网营销,而要了解互联网+的本质首先要从互联网思维兴起的必然性讲起。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为什么会不景气,相当大一部原因是由于产能过剩,供给大于需求,这个时候买方是处于主导地位的。面对产能过剩的市场,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显得十分重要,这时,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通过整合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产品更好的卖出去,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可以说是,互联网思维是产能过剩时代的必然产物,只存在于买方主导的市场经济中。 因此,我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整合资源,最终的落脚点是“卖货”。 绝大多数传统企业的思维和能力仍然停留在“造货”的时代,虽然很多企业口头上讲着“客户至上”、“客户就是上帝”,但是仍然用着“卖方市场”、“造货时代”的逻辑经营自己的企业。这些企业将重心放在产品的开发上,以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殊不知“产能过剩”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性能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产品性能发展的速度,而产品体验发展的速度确跟不上消费者体验发展的脚步。因此,为什么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会出现“不转型,等死,转型,怕死”的心理,因为“卖货”和“造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面对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束手无策,无法适应“卖货”时代的节奏。 这些企业的“造货”思维本没有错,不会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时代变了,他们无法顺应时代做出改变。老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希望通过上游建设与基础设施建造来打造自己的竞争壁垒,最后做成市场第一,这是典型的“造货”思维。而“卖货”思维的落脚点却是在消费端,从最下游的消费者开始,倒逼至最上游的生产者,进而获取成本优势。如小米的“卖货”思维:用产品抓住消费者——将消费者发展成为社群——用社群做品牌——用品牌整合上游供应链——获取成本优势——进入下一循环。 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做社群品牌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整合资源,最终的落脚点是“卖货”,互联网思维也就是“卖货”的思维,那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更好的实现“卖货”?我的答案是做社群品牌,用品牌来控制市场,实现“卖货”。 要“卖货”就必须与用户建立联系,而品牌就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链接点。传统行业需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到下游消费者的身上,而不是将重心放在“造货”上,在攻击过度的时代做增加供给的事情;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建立用户社群,最终打造自己的社群品牌,用品牌来控制市场,倒逼上游供应链,获取成本优势。 传统企业做品牌简单,用钱砸广告,只要有钱砸渠道,就可以做品牌。而互联网时代,砸钱做广告来打造品牌这一招已经行不通了,或者说不再那么好用,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渠道变得异常分散。那此时的传统企业想打造品牌该如何做?如何打造自己的社群品牌?我将在下一期详细为大家详细讲述,欢迎持续关注!

上一篇:上进心和选择力是分水岭

下一篇:强化塑造个人品牌

扫码与我联系

★ ★ ★ ★ ★

“感谢你的鼓励与陪伴,我们的坚持才有意义”

创新与发展 – 优客记录保留所有权利

站内搜索 鄂ICP备16016329号 鄂公网安备42022202000038号